36、第 36 章(1 / 2)

绑定生活系统后 羽轩W 6476 字 4个月前

面对盛绮的疑问,回应她的只有一片平静。

s越不出现,盛绮站在电梯里更是笃定了心中的猜测。

纠结之下盛绮还是选择地铁出行,周六的上午,选择地铁出行的群众不少,盛绮靠在一侧的边缘盯着手机上的消息。

平日里不算活跃的琴院群里此刻消息不断,询问地点找不到路的,声称堵在路上晚点到的,还有在布置会场缺东少西嘱咐后来人带东西的。

盛绮发现没有人关注自己,其他乘客似乎也只是眼神掠过,扫了她一眼就专心于自己,大都看着手机自顾自做事,她自己实在是多虑了。

从琴院所在的位置走到会场大概需要十分钟,盛绮估算一下自己到琴院刚好在九点四十左右,可以和大部队一同出发。

地铁几乎是三分钟一站,盛绮目光凝视着手机,心里却在想着别的。

从前自己也曾经猜想过,自己的系统助理s,究竟是人工智能,意识体,还是说一个“人”又或者是以如今的盛绮并不能想象得出的其他存在

自从系统的新手保护期结束,s说以后在线时间并非全天,盛绮当时就猜测,这是一个类似于客服的工作,本质上是有主体意识来进行负责的。

按照人类的思维,机械,机器都是为了服务的,只要供应的能量资源充足,根本不需要休息。

当然,也不排除s是人工智能体,而系统身后的所在已经达到了高度社会化的程度。

而今天的这一遭,更是让盛绮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s这是打一份工,赚两份钱啊

盛绮自己从系统这里薅到的金币,转一到手又到s手中去了。

如果今天给自己做妆造是正常的系统程序,与s无关,s早就应该直接否认了。

而现在s没有否认,换句话说,这不就等于默认了

就是不知道自己花出去的这50个金币会不会被系统抽成盛绮想着。

半小时后,盛绮成功抵达琴院与大部队汇合。

琴院里有许多她不认识的面孔,盛绮平日里都是周五上课,见了个脸熟的琴院学员与老师也只有人罢了。

看着盛绮的一身打扮,赵老师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语气之中依然带着些犹疑。

“盛绮”

“老师,是我。”盛绮大大方方应下。

赵老师看着她忍不住感叹一句“你平时来上课跟在自己家待着似的,今天这一套真不错。”

听着赵老师的话,盛绮一阵汗颜。

她确实比较懒,夏天热,自己每次来上课不说是蓬头垢面,但一般都是穿个简单的t恤配短裤或者大裤衩,松松垮垮的,怎么舒服怎么来。

原本染烫过的长卷发,因为披散着热就扎了起来,懒懒散散,十分随意,总之一看就十分不把赵老师当外人。

今日这换了一身的华服穿在身上,简直是大变了模样,整个换了形象也差不多。

“大家今天都好精致啊。”

盛绮看着琴院内的其他学员,基本都已经做好了妆容,有穿襦裙的,也有穿着广袖大衫子,再加上琴院本身古色古香的装修,如果不是屋内的空调冷气正足,桌子上丢着一堆手机,换个人来没准以为穿越呢。

一位老师正清点着最后需要带的东西。

“抽奖的盒子呢”

“手机都拿着了吧充电宝。”

“下午是不是还有人要化妆,化妆箱带过去”

一行人等电梯的功夫,赵老师又折返回去关了空调。

浩浩荡荡十余人的队伍,盛绮手中除了自己的手机还拎着一个木制的食盒。

这是一位琴院学员大早上起来做好的糕点,有绿豆糕,青团,板栗饼,茶饼,花糕等等,非常的精致。

这一行人走在路上可谓是十分的吸引眼球,令人侧目。

盛绮看着身边的其他老师和学员都是我行我素,见怪不怪的样子,内心不禁十分佩服。

尽管盛绮自己本身也经历过一次百人拥抱挑战,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审视,但第一次穿华服出门,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壁障。

大家这么多人一起,别人要看也不是看自己。

况且在地铁上也没有什么人看,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琴院雅集的场地很大,至少盛绮目光所及,容纳得下几十人,周围甚至有些空旷。

场地之内的墙壁上挂着各色书法条幅与国画,这并不是专业的音乐会场地,而是面向雅集这种文化活动,小型展览一类。

从正门进入,正对着的就是小型舞台,上面以前摆放好了琴桌琴凳,隔着一个屏风,乃是茶桌。

观众席的右手边是长条的桌子,午间会有小型甜品和零食和饮料自助。

盛绮拎着食盒放到了甜品台,这边有着专门的人员负责。

进门口的地方设置了签到台,因为拎着食盒,盛绮还没签。

折身签到,盛绮用软毛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对比签到簿上其他字体独特的签名,盛绮一时间有些汗颜,她字好难看的说。

从签到组手里盛绮领到了一张纸质书签,上带有流苏穗穗。

当然,这个书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抽奖的。

盛绮的这一张书签上印有一句古诗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盛绮在心中读了两遍,诗句的含义很好懂,越读越觉得十分美。

可惜盛绮今日出门,只带了手机,钥匙圈套在手腕上,也没带个包,这书签没地放着,只好一直捏在手中了。

对着舞台的观众席并非是常见的月牙形布置,上午来雅集的学员不算多,都凑在前两排和中间来坐着。

盛绮来的不算太晚,占了第二排中间偏右的位置,视野还好。

还有五六分钟雅集上午场就即将开场,盛绮看着几位老师在调试音响设备,还有一些学员的衣服上贴着数字的贴纸。

这应该是上午场弹琴比赛的师兄师姐了

盛绮好奇地看着他们,不知道都要弹些什么曲子啊。

自从开始学习古琴上课之后,盛绮每天在读书的时候听音乐,也下载了一些名家的古琴曲。

从前没怎么听过,如今听着曲子倒是觉得十分悦耳好听,渐渐熟悉起了节奏,只是因为列表曲目顺序播放,曲调熟悉了,盛绮倒是有些记不住这都是些什么曲子了。

雅集还没有开始,周遭熟悉的学院在互相聊天,也有并不认识谁的和盛绮一样乖乖巧巧地坐着等待。

“齐姐来了”

“来了来了,没开始吧”

“没有,我给你留了个座,快来。”

盛绮正自顾自地发呆,耳边就传来了说话声,左手边的空座也坐下了人。

坐在盛绮身边的正是被其他学员喊作“齐姐”的姐姐,她穿着一身水蓝色对襟裙,约莫三十余岁,优雅大方。

盛绮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齐姐,点头致意打了个招呼。

“齐姐是下午小师姐的助演嘉宾吧”坐在第一排的学院回头问着。

“对,我和赵老师都是助演。”

盛绮身边的齐姐回应到。

她们说着话,盛绮在一旁静静聆听。

原来今天雅集下午进行结业音乐会的师姐,在除了自己进行曲目演奏之外,因为毕业曲目的选择大多是七级以上曲目,对于体力和脑力,指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结业音乐会就相当于个人古琴音乐会,大曲子和大曲子的连接之间也需要休息缓和,因此会邀请自己熟悉的琴友,师兄师姐以及老师作为助演嘉宾。

而此刻盛绮身边的这位齐姐,正是琴院之中的佼佼者,因本职工作繁忙,虽然不在琴院教琴授课,但水平是一等一的,全国金奖的获得者。

“赵老师弹三峡,齐姐弹胡笳十八拍,怎么没弹潇湘”

一位学员也探头问着。

齐姐看了他们一眼“今天是你们小师姐结业,一曲广陵和一曲潇湘。”

一旁的学员感叹道“小师姐厉害了,两首十级,再加上赵老师和齐姐的,今天现场能听到四首不同的十级曲子,有福了。”

“小师姐选了两首十级,有胆量。”

要知道,在如今一般的古琴名家音乐会中,哪怕是众多派别的古琴大师们共同出演,琴曲的级别也不会选择过高,七级曲目为多,一场音乐会十级曲目至多一两首罢了,当然,这其中有古琴大师们年纪偏大,体力不支的原因。

对于演奏者而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眼前这一张琴,琴曲之中,消耗远比想象中更高。

今天的雅集活动另一位老师主持,原本声声嚷嚷的现场也安静下来。

上午进行琴院内部的比拼,初级赛有三人,中高级赛有十一人。

盛绮听着身边的其他学员讨论,今年报名的人数少了些,大部分都在看热闹。

如果是年底的音乐会,大概能有三十多位学员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