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养不起闲人,也不养闲人!(1 / 2)

本站 0,

“什么意思”他皱眉问道。

“意思就是,”纪子期的笑容隐隐带上了挑衅,“咱们养不起闲人,也不养闲人”

黎渊这下终于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不就是嘲讽他是闲人吗

“那好,阿大阿二也是闲人,让他们随我一道离去”

“阿大阿二怎么会是闲人呢他们能干活的可多了,绝对比他们吃下去的多得多”

纪子期笑容不减,语气不变,“而且,学生没记错的话,阿大阿二现在算是我的人吧

既然是我的人,是不是闲人自由我来判断”

“你”黎渊再一次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

胸中火气熊熊燃烧,皇家的尊严告诉他,他此时应该高傲地一转身,甩袖扬长而去。

可才刚刚填饱的胃,用那微微发涨的感觉,赤裸裸地提醒他,饿肚子的时候,尊严算个屁

黎渊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凶狠地盯着纪子期,一字一字问道“那你说,怎么样不算闲人”

算你识趣纪子期心中哼道,像你这种衣来伸手饭来伸口的大少爷,最好的折磨方法,自是身体上的摧残了。

纪子期拎起一只空桶,笑眯眯地道“大人,昨日的水已经用完了,烦请您去帮忙往竹筒传水装置里注水”

一旁的阿二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喝道“放肆你可知道我家主子”

黎渊伸手阻止了阿二欲往下说的话。

现在这个时候,表露身份只会让他更难堪。

纪子期本就打着不知者不罪的想法,折磨折磨黎渊,自是不会主动往下问。

她将水桶往阿二手里一塞,“阿二,带着你的前主子去,好好教教他”

又对着黎渊皮笑肉不笑道“大人,咱们这里每个人干活,都非常的自觉,希望大人您也如此”

原本打着偷偷替自家主子干活的想法的阿二,恨恨瞪了纪子期一眼。

主子那么骄傲,你话说的这么明白,摆明是逼主子必须亲自动手。

日后若你知道了主子的身份,定会后悔今日的一言一行

若说这群人里,除了黎渊外,对纪子期最大意见的,就是阿二了。

当然他对她的意见,主要是源于她对自家主子的不尊重。

果然如纪子期所料,即使没有人看着的黎渊,不顾阿二的劝阻,坚持自己动手。

木桶装上水并不重,不过竹筒槽口并不大,往里面注入水时,得把握好轻重。

否则要不就累得半死,才倒了一点点,要不就倒得太猛,多余的水溢出,打湿自己的衣衫。

黎渊一开始,明显的就是属于后者。

看到阿二示范了一桶水后,强行接过他手中的木桶,拎起一桶水,直接往竹槽口倒。

“小心”阿二看着他的力度,惊呼提醒。

可惜还是慢了,倒入的水太猛,多余的水立马溅了出来,打湿了黎渊的衣衫一大片。

冬天早上,山里河边的冷风一吹,那湿意立马融进了黎渊的身体里,带着寒冷的痛意。

黎渊第一次知道,原来骨子里冷的感觉是痛。

阿二见状,伸手欲接过他手里的木桶。

黎渊骨子里的骄傲却不允许自己这么轻易就服输。

他避开阿二伸过来的手,又拎了一桶水,开始往里面注水。

一桶一桶又一桶,慢慢的,黎渊终于学会了控制力度。

看着那水一滴不漏地顺着竹槽往下流去,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像孩子一样纯真的笑容。

阿二发呆地看着自家主子的笑容,心里不禁暗暗担忧主子,主子这不会是,脑子出问题了吧

纪子期看着这边从竹槽里流到木桶里的水,时缓时急,就知道黎渊还真是亲自动手了。

说实话,这还真让她有两分刮目相看。

这个大少爷跋扈是跋扈了些,本质倒也单纯。

当然,这两分的刮目相看,还不足以让纪子期优待黎渊。

午膳过后,便让他随上山挖红薯的学生们一起上山去。

这次黎渊没有表示任何的反对,默默接过她递过来的简易工具,跟在那几名学生后面,上了山。

皇宫內,收到密探刚传回来的,关于术数大赛四所学院第三题考试现状消息的皇帝陛下,看清最后的内容后,不由张大了嘴。

自己最优秀的皇儿黎渊,居然加入了那群学生的行列,一起上山劳作

皇帝陛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次考试的进度,几乎是两天一次往宫里传消息。

这一次已是第四次收到消息了。

上上一次传回来的,是阿二夜晚私自破坏竹筒传水装置的事情。

上一次传回来的,是棋林学院纪小雪将术数运用到力量挑战中,赢了黎渊,将阿大阿二留了下来的事情。

因那消息中对简易投石机做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皇帝陛下当即招来工部和兵部尚书对此进行了探讨。

两人一致激动的认为可行度非常高,可大批量生产后投入军方,不过最好有此方案者在场指导,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摸索的时间。

皇帝陛下听得此言,差点想提前结束第三题的考试,若不是孟大师和户部尚书林大人在一旁劝阻,恐怕真的就此结束了。

已近年关,前线边关均已休战,再开战也是明年三月以后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略微冷静了一下,便取消了刚刚自己冲动之下的提议。

确实,现在重要,黎国的未来也重要。

这帮学生在此次术数大赛前两题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

而从未独自生活过的一帮人,在荒外生存的考验中,只慌乱了一阵便迅速冷静下来。

有条不紊的开始谋划起未来的生活,一步一步朝着自己制定的方向前进。

若再多一些时间的磨练,这帮人必会成为黎国未来的栋梁之材。

皇帝陛下认为上一次传回来的消息,已足够让他震撼了,没想到这一次才是真正的巨大震撼。

他将手中的细纸条,递给了就近的孟大师。

孟大师接过一细看,额头顿时冒出了冷汗。

纪子期这丫头,胆子也腻大了点,大皇子也敢捉弄

他偷瞄一眼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的面上神色看不出喜怒。

孟大师迅速垂下眼睑,思考起如何替那个胆大的丫头,说说好话求求情。

户部尚书林大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张嘴直接替纪子期求起了情,“陛下,这纪小雪同学无意间冒犯了大皇子殿下。

所谓不知者不罪,还请陛下格外开恩,莫要怪罪于她”

孟大师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这林老儿一向耿直古板,最是严肃谨慎,何时变得如此鲁莽

这么优秀出色的曾外孙女哪能不护着

林大人心中是掩藏不住的得瑟,恨不得当场捅破,纪小雪就是他曾外孙女的事实

他实在是忍的万分痛苦就像一个拥有了一件绝世珍宝的人,只能偷偷藏起来独自欣赏,却无法与人分享的那种痛苦

皇帝陛下也有些意外地看了林大人一眼,不过他此时的心思,仍停留在黎渊上山劳作的震惊中,缓不过神来

要说这黎国皇宫的传统,也有几分奇特。

黎国第一任皇帝建国约在两百多年前,前朝的皇帝因为生了太多优秀的儿子,却又无法让其团结而内斗不断,导致整个国家四分五裂,烽烟不断。

第一任皇帝正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渔翁之利,而登上了皇位。

建国后,他吸取了前朝覆灭的主因,为他的历任后代,定下了这样的规矩第一个皇子必须是在当任皇帝陛下二十五之后出世,且必须是皇后所出;

若皇后三年内无所出,才允许由其他妃嫔生出大皇子;第二个皇子必须与第一个皇子相隔五岁。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避免了父子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兵刃相见;

坏处是若哪一任皇帝不幸英年早逝,而皇子太年幼,大权便会旁落。

立此规矩的皇帝想了又想,认为若有皇帝英年早逝,定是黎国的气数已尽,怨不得人

因此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硬是立下了此条后世永不可更改的皇命

也许真是如这位皇帝所言,老天不想黎国过早破国,这两百多年来,最早逝世的皇帝也过了五十。

而因为皇帝与皇子、以及各皇子之间岁数相差较大,也未发生过任何影响黎国国运的皇宫内部大争斗,当然私底下的明争暗斗还是免不了的。

但整体来说,比起历朝各代以及邻近的诸国,黎国皇宫算是皇宫中奇葩的存在。

大约一百年前起,也就是术数刚刚大力推广的时候,因与周边诸国摩擦不断,边境年年征战不休。

那一任的黎国皇帝做出了让每一任大皇子进入军中历练五年的命令。

不过这道皇命执行得并不彻底,当今皇帝陛下之前的几任,也有一两位因为身体或其他种种原因,并未到军中历练。

所以当当今皇后死活不同意让黎渊去军中历练时,皇帝陛下不得已同意了。

他这皇后什么都好,知书达理大方得体性情温厚,不愧为一国之母的典范。

唯一的缺点,便是对她所出的两个孩子,黎渊和掌珠,像天下所有最平凡最普通的母亲一样,宠溺得不像话

所幸两个孩子,除了骄傲些自大些,都出落的非常优秀,让他十分的满意

黎渊今年二十,对普通人家来说,已不算小了,对皇家来说,还有至少十年的成长空间。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机会可遇不可得,此时确实是个改掉他身上自大毛病的好机会。

皇帝陛下考虑了半响,决定任由黎渊留在学生中间,以农夫的身份继续劳作。

但此消息却绝对不能让皇后知道,当初知道黎渊要充当监考官,带着那群学生们远行的时候,皇后就闹了好久。

若不是黎渊自己坚持,这事怕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如若此消息被皇后知道了,定会立马派人将黎渊接回宫中。

于是皇帝陛下下令将此消息封锁,在没有结束之前,绝对不允许泄漏一丝一毫否则严惩不贷

倒霉的黎渊并不知道自己被他的亲爹摆了一道。

他自小除了骑射练习外,也练些拳脚功夫,不过都是为了强身健体,与高手相比不堪一击。

黎渊对功夫并不感兴趣,皇帝陛下因在军中历练过,自身功夫不错,不过儿子不感兴趣,他也没有强迫。

所以黎渊对于身边有暗探之事并不之情。

阿大阿二倒是一早就发觉了,但当密探拿出了皇帝的御令,警告二人不得多言时,两人便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放低了姿态的黎渊,很快就适应了他现在的生活。

白天的辛苦劳作,让他吃得香也睡得甜,自己挖出的红薯自己从河里舀起的水,比起以往的佳肴要美味上百倍。

若不是有纪子期这个女人在旁,黎渊时常生出偶尔自己亲自动手,凭借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过过这样的生活也挺不错。

不过因为纪子期的存在,这样的惬意中总感觉有根刺一般的存在,像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鱼刺,总有几分不舒适。

黎渊心里默默计算着日子,大约还有十天后,户部就会派人来,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就在黎渊计算着回去日子的这个傍晚,发生了一件事情。

负责去教西村孩子术数的罗书,衣衫破裂,带着一身伤回来了。

和他一起的另一名学生并未随他一起回来。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纷纷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

罗书嘴角受了伤,说话有些不利索,简单进行了一下处理后,大概说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西村和距离西村不远的陈家村,因为土地的事情发生了争执。

有一片山林两家从数十年起就约定两个村子平分,但山林不同土地可以丈量,始终无法确定分到哪一处才是对半分。

两个村子各不相让,于是一争便争了几十年。

前两日两村的猎户去打猎,因为一只兔子,借机起了冲突,当时西村人多,赢了那场争执。

今日陈家村全村出动,将整个西村围了起来,誓要将山林按他们的法子分成两半,西村不同意,两村人便打了起来。

云六被困在里面出不来,恰好我当时在外面,便跑回来报信。

准备回来的时候遇到了陈家村的人,还好西村人护着,只受了点轻伤。

当时护着我的那个西村人说,两个村子打打闹闹几十年了,大家都习惯了,流血受伤是少不了的,但总归不会闹出人命。

可若想从村子里出去,怕是得需要些日子。

他让我不要担心云六的安全,村里的村民自会护着他,不让陈村人伤到他。

等过些日子快过年了,陈家村人自会散去,到时候云六就可以出来了。”

“那怎么成”云上学院的其他五名学生不愿意了,“以前没有出过人命,不代表这次也不会出人命,将云六放在那,我们绝不放心”

“我们也希望将云六救出来,”玄武学院的学生出声了,“不过咱们只有二十几个人,一个村子最少有二三百人,咱们如何能斗得过他们,救出云六”

“你怕死,你不敢去,我去”云上学院学生呛道。

那个玄武的学生怒了,“我是这个意思吗我的意思是说对方人多,咱们人少,得从长计议,不可贸贸然行动”

“好了,别吵了”唐大公子出声喝止道“云六是咱们中的一员,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救他出来。

现在重点是商量办法,不是意气相争”

那两位争吵的同学互相哼了一声,别开了脸。

纪子期的眼光看向了阿大阿二。

阿大道“我和阿二学武之前,教我们的师傅曾说过武学之道。